课题的结题报告怎么写 课题的结题报告怎么写包括哪些内容
结题报告怎样写?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一、课题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二、课题简介 (500字左右)
三、课题主持人及课题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下面内容部分:
1.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2.课题实验校
3.课题起止时刻
四、课题的学说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下面内容部分:
1.学说依据
2.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课题学说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七、课题终结成果目录
八、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由下面内容几许基本内容组成:
1、 报告深入了解:课题名称 结题报告
2、 作者署名:单位 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深入了解的下面。
3、 内容提要:主要见解、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简介。
4、 难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学说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 研究经过: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技巧、步骤。方案中的研究经过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经过是实际做的。
6、 结局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许部分把自己已做的职业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务做后得到何启发,得出何规律性的物品,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局。图表可以对研究经过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进步规律、变化动向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局,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技巧。
7、 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何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 难题思索: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路线。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何难题。
9、 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技巧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 附录:不便列入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上述第4至8部分是结题报告的部分。
课题结题专题发言稿从哪些方面写
我作为杰出学生干部曾经去参观xx大新校区,去过xx附校;二是我们的顾校长,是我的老师,虽然没有教过我,然而他的爱人蔡玉瑛是我的同事;三是由于这个课题研究的内容——寄宿制,勾起了我最自己住校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从13岁开始住校,对寄宿制生活有切身的体会,我在进修课题的时候就在想,要是我们当年学校不知道有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要是有这样的研究多好啊?四是我曾经职业过的十三中,当时王军校长也是提倡寄宿制作为十三中的一个亮点,一个特色,我在这一块也积累了很多的思索,愿意进修,也愿意分享。
我在进修结题报告时候,在听汇报时候,我想起了肖所的一句话:写的没有说的好,说的没有做的好。前提是:写的已经够好的了,然而汇报时ppt中呈现了很多的图片,加上非常好听的声音把这些很好的行为作了一个很好的宣讲,我就感觉写的没有说的好;文字都是活的,都是有生活的,还原到日常的教育现场之中,我就觉得说的又没有做的好了。对这个课题研究我有一点很强烈的印象,就是实活和谐。
先说实。体现在研究的目标很朴实,没有花哨子;研究的经过很扎实,没有花架子;研究的成果很丰实,没有花旗子。这愿自这个研究团队的严实,一是顾校长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很严谨,二是xx附校的老师们从五湖四海来,不同的文化融入,围绕这样的一个课题研究,很有团结力,教风很严谨。
再说活。充满艺术气息,这跟顾校长长期在xx大音乐学院职业相关,以艺术的气氛来熏陶人,教养人,这是这个课题中很触动人心的亮点。充满人文关怀,住校的学生,学校意味着是他的全部生活,意味着一个家,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教聪明,更重要的是要补足亲情,不让亲情流失掉,xx附校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充满了对学生的责任感,充满了人文关怀。结题报告中有很多篇幅是谈文化的,文化的力量是很吓人的,要以文化人,方能培养文化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文化是排名第三的高频词,教育应该要吸收文化的力量。三是充满生活活力。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采取自助管理的方式,学生的活动很有创意,很有生活的张力。
最终说一说“和谐”,我从课题结题报告中,特别是把这些文字还原成日常的教育现场之后,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有老师和学生的和谐,有老师和校长的和谐,有老师和老师的和谐,有学生和学生的和谐,特别的是,一个学生内部结构的和谐。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课题研究很好的实现了研究的目标,而且是超期望的完成了。刚才朱校长、李校长都对这个课题谈了很好的看法,我很赞同他们的看法,这个课题结题是完全没有难题的。但有难题的是,我们有理由相信xx附校、顾校长不会由于这个课题结题就停止寄宿制的研究和思索,而且还会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寄宿制研究小编认为一个实证研究,作为一项体系工程,还会延伸研究和操作的。从这一点,我有几点建议,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仅供参考。